最近有文章称,投资人并不十分在意市场的大小,也会投资一些小众的项目。但他可能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他对市场的分析不同于投资人,二是对于有实业支撑的上市公司而言,投资不仅是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战略上的布局,三是眼光不够长远,现在的用户群体小不代表未来也小。那么投资人是否重视对于市场的分析呢?
我必须要残酷地告诉你,投资人还是在意市场的,市场分析也是一定会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早期的投资人是通过项目的股权退出获得回报,中后期的投资人则更偏向于在企业IPO后再退出。
在国内,企业想在主板上成功上市,必须要满足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人民币。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一旦早期投资人投资了该项目,而后续没有其他的机构愿意“接盘”,市场又不足以支撑利润的转化,那么早期投资人就无法实现退出,更何况获利。
不过投资人眼中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是你认为的那样。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市场规模的判断和计算的呢?
1.投资人计算的是潜在市场规模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创业者对市场的计算往往不是投资人需要的数据,我们借鉴了42章经曲凯曾提到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差别。创业者X的项目是为中低端群体提供电商衬衣定制化服务,为了了解整体的市场规模,他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的数据,数据显示服饰市场去年的销售总额为2万亿人民币。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服饰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于是X认为项目所处的市场是万亿级别的,属于很大的市场。
而投资人计算的是潜在市场规模,并非上述数据,那么潜在市场规模怎么计算?计算TAM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自顶向下(Top Down)和自底向上(Bottom Up),自顶向下是从上向下推演,由目的开始,推到达到目的的方法与其细节。自底向上是从下向上推演,从要采取、或是能采取的行动开始思考,最后看这些行动是否能达到目的。下面我们先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计算潜在市场规模。
同样的项目在X看来是万亿级的市场,在投资人计算下却是几十亿的市场,差距高达几百倍。
2. 投资人还关注整个市场的成长性Market Growth。
当前的市场小不代表未来的市场也小,还需要考虑整个市场的成长性,即Market Growth。
服装市场的整体规模、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衬衫定制需求等任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X的项目的市场规模。通常情况下,初期规模不大但具有高速成长性的市场,是创业的高频区,也是投资人比较关注的。比如,共享经济市场就培养出了滴滴、摩拜和ofo。
在同一个市场上你会有很多的竞争对手,那么这个市场是否具备垄断性,最大的企业能够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多是多少,即Market Share。此外,投资人还关注公司的实际销售收入,即Market Net Value。
自顶向下 VS 自底向上
刚才提到计算潜在市场规模有两种方法,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自顶向下过于在意宏观的数字,很多时候偏理论化,会影响我们对实际用户情况的把握。而自底向上强调先去找到实际符合用户形象的人,然后计算市场空间。
一般使用自底向上计算潜在市场规模的步骤是:
那么X的项目市场规模就是1亿*15%*200*1=30亿。
这个数字和用自顶向下方式算出的潜在市场分相近,说明我们的计算是相对靠谱的。如果你算出来的结果相差很大,就得寻找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Top Down和Bottom Up计算出的结果相近是否就代表数据准确?
NO,你还需要再次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因为假设错了,一切的结论全是错的。
投资人为了印证数字是否真实可信,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目前市场的情况。
投资人经常会询问创业者,目前市场上都有哪些竞争对手?目前做的最好的公司经营情况如何?每年的销售额有多少?国内市场上前十大品牌大概占多少市场份额?
如果创业者X的回答是做的最好的那个公司每年能做到6000万,前十大品牌占市场份额的40%,总收入3个亿,由此可推算整个市场为7.5个亿,和前面两种方法的推算结果30亿相差甚远。
一般情况下,创业者向投资人展示项目的时候,投资人都会询问市场规模是如何计算出的。如果创业者计算失误或者根本不了解计算的依据,就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很有可能会被投资人认定为对行业不够了解,从而影响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