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今年比较火的网红小吃,热奶宝、草莓塔、糖炒栗子......他们已经不再走街串巷,而是入住各大商场门店,外卖平台上花里胡哨的造型配上精美的“街拍”图片,逐渐替代了记忆中香甜可口的味道。
噱头使他们一夜成名,也使他们逐渐失去了消费者。
#01高价+好看,口味谁关心?
今年冬天没有举着热奶宝和草莓塔拍照的年轻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走在街头文化的最前沿。热奶宝好像就是一夜之间突然一炮而红,然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并逐渐发展出肉松、奥利奥、豆乳等诸多口味,穿上了万圣节、圣诞节的限定皮肤,从默默无名时的1元直接飙涨到8元,还要直呼“入手不亏”。
而草莓塔,一种本质由“糖葫芦+奶油蛋糕”组成的社交新宠,尽管看起来摇摇欲坠、无从下口,且价格是糖葫芦和奶油蛋糕总和的好几倍,仍然无法浇灭年轻人对它的热情。一个外表先声夺人的“美食”凭借88元的高价成为了“爱情试金石”——网传有消费者给女朋友买了38元一盒的草莓而没有买88元的草莓塔而分手。
如果说热奶宝、草莓塔还是通过肤浅的外在包装引发消费狂潮,那么“咖啡化”的糖炒栗子着实让人有些难以相信——上海卖糖炒栗子都“精致”到区分产区了,下一步就是轻度/中度/高度糖炒,玩儿起了咖啡产地鄙视链那一套,用意只在区别消费者,着实与街边小吃所存在的意义背道而驰。
以前只需要考虑能否以低廉的价格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现在甚至还要考虑和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配不配。
当街边小吃在社交媒体中游走一圈再回到现实后,注定“身价倍增”,社交价值、情绪价值等附加值早已被精明的商家算进了商品价格中。在年轻人群体里,新式小吃消费产生的“精致卷”,让不少原本朴实无华的食物被迫跃层。
#02加速涨价,半年一“抛”
“贵”逐渐成为了网红小吃的代名词,好像一旦食物开始流行起来,个位数就配不上他们尊贵的身份,30、40多块只是平常,有些探店博主甚至带起了“给商家100元看看能做点什么”的风潮,消费者的价格上去了,但是成本却并没有涨多少。
食材成本本来较低的小吃,商家就各种“添加剂”,把食物做得花里胡哨。
比如几块钱的烤苕皮,加上小龙虾、鸡肉等等,轻轻松松破10块;车轮饼里加芝士、加肉松,十几块也显得分外合群;脆皮五花肉+青椒泡菜、肥肠+大葱、拇指生煎+可乐,20、30块钱的价格好像并不突兀。
通过抖音、小红书的平台造势,美食、探店博主的宣传,网红小吃轻轻松松就可以被“制造”,但是他们的生命周期却都很短,从以前的几年到现在的寥寥数月,昙花一现只为“割”消费者一笔。由此导致的是食材成本的进一步压缩——食材变得越来越低端,通过低成本产品组合卖出高价,毛利率更高了,倒闭得也更快了;产品形态也越来越简单粗暴,比如肥肠里塞一整根大葱,只追求视觉效果。
#03有些东西不需要网红
从2013年中国网红餐饮元年起,10年以来,网红餐饮已经有了成熟的操作流程:装修网红化——打造吸睛的商品——KOL+KOC铺量种草,各平台造势——坐等消费者上门。
然而美食或者说小吃的意义,只是为了为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差距——只要你想,你就可以从路边小摊上带走一份热气腾腾且物美价廉的事物,用几块钱换取一份冬日温暖的慰藉。
我们以前不会为自己在街头随便能买到的小吃拍照,更不会为了他们绞尽脑汁地精心挑选滤镜并编辑500字文案大夸特夸。
对中国人而言,吃饭吃的是那一口“锅气”,小吃也吃的是那一口温情,所以我们看到网红小吃很快出现又很快消失,又很快出现,但糖炒栗子、烤红薯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温暖,不应该被网红所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