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使轮融资很容易,A轮想必也难不到哪里去
在天使投资人泛滥的年代,对一名背景不错的创业者来说,在二度人脉里找到能投几百万的朋友或机构实在不难。如果有BAT或斯坦福之类的背景背书,可能连出去谈的力气都省了。融资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创业者连练习做一份出色BP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锻炼其他方面融资能力了。
天使轮信息最少,能分析的空间有限,不确定性最高,所以进入门槛最低。能正经投出2000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者数量,远远少于天使。从天使到A轮,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供需关系在急剧变化(所有天使企业都要融A轮),创业者心态未必能调整过来。
此外,手上信息越少,投资人的决策依据就越倾向于”看人“。天使轮连产品都没有上线,就能决定。但A轮显然对模式和数据都有更高要求。不了解A轮融资的门槛在哪里,也是另一个让创业者准备不足的原因。
2. 类似公司都拿到钱了,还做得没我好,我们肯定更容易融资
”A公司做得比我们差,日活只有1万,都能融到500万美金“。经常听到创业者类似说法,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因为融资不是科学,不能通过少数变量(例如日活)准确正相关对应到估值。A轮投资很大程度是投资人的主观判断,和很多因素相关:团队背景、CEO表达能力、时机、VC对项目核心亮点的理解等等。
例如两家公司数据类似,仅仅是切入点和早期获客方式不同,在A轮投资人眼中未来的价值有可能就大相径庭。
不要被其他人的融资情况打乱自己的心态和融资节奏。
3. 时常有投资人主动联系 ,市场兴趣度很高
投资人的工作就是不断寻找创业公司,并作出判断。所以有投资人联系,只是说明这是投资人在正常履行他们的工作:对新兴行业里的公司逐一了解。这既不意味着投资人对这一家公司本身兴趣多大,甚至不意味投资人看好这个方向。
此外,创业圈活动繁多,以创业公司为报道对象的媒体也让人眼花缭乱。信息的流通在本来就不大的风险投资领域可以惊人地快,所以投资人找上门,不代表他付出很多努力要联系你,可能就是恰好听到。
4. 发展速度很快,比其他竞争对手强太多,融资肯定没问题
在水果生鲜领域,数十家公司拿到过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因为这一领域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在看不到天花板的市场,不需要成为行业第一也能顺利融资。
如果行业不受看好,做得再好也不会引起投资人兴趣。虽然我们还在持续关注O2O(能实质提高线下行业效率的),但大部分机构对这个领域已经敬而远之——仅仅两年前O2O还是行业里最火的词汇。另外一个可能是,行业本身太小,或者模式想象空间不够,做到第一也不一定能顺利融资。
5. 估值底线不能让,再等等其他更好的意向,然后选一个价格最高的
创业者对业务肯定比投资人精通,但对融资环境的判断却是投资人的专业领域。除非是团队背景实在太强,投资人每天接触的案例非常多,对当下业务水平对应的估值范围敏感度极高。如果好几家都对同一个报价望而却步,创业者可能需要考虑报价本身的合理性。
另外,在A轮融资中,机构的诚信和声誉比天使轮更加重要,因为A轮融资从报价到最后close的时间更长,中间的变数更多。例如出价最高的机构可能会在最后时刻压价,这时创业者已经拒绝了其他offer,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否则回头找其他投资人一般也不会有好结果。在接受一家机构offer的时候,创业者应该先调研清楚机构的信誉和行事风格。
靠谱程度永远比价格重要。找到一个合拍的投资人,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其价值远远大于A轮时20%的估值差异。
本篇文章来源出自:知乎专栏
作者:黄海
更多创业相关的干货内容,请进行关注我们疯狂BP创业干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