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赢了美国大选,硅谷上下一片唉声叹气。只有一个人非常得意,他,曾顶着舆论的压力,公开支持川普,并在大选成功后,加入了川普的政府过渡团队。
他就是早期投资facebook和特斯拉的硅谷大牛,彼得蒂尔。当硅谷精英都在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的时候,他站在了主流的对立面;同样,当创业者都在坚信竞争是市场的良性生态时,他坚决否定了竞争的作用。
这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为什么不鼓励创业者去参与竞争呢?
这期节目,我们跟大家聊聊这个让人有点意外的观点。
可有些企业把这点做到了极致,眼睛时刻盯住对手,忽略了产品的初衷,导致产品偏离了用户的需要。这是彼得蒂尔提醒创业者要避免的误区。
我有一个朋友,做了一家英语培训网站,签约了几个外教老师,制作课程,然后用付费观看的模式盈利。他们的产品稳定,很快拿到了天使轮的投资。
按说在这个时期,应该抓紧时间提升课程质量,扩大教师团队,迅速拉升学生数量的,可他却盯上了他的竞争对手,一个同样是做英语线上培训的新公司。
他怕新公司抢占他们已有的市场,于是拉着团队频繁地开会,每天讨论对手的一举一动。
对方今天上线了积分兑换的玩法,他们立刻找程序员在后台开发积分模式;对方开设了线上课程直播,他们迅速让外教去直播平台注册账号,给学生上课;如果对方送了学生优惠券或其他补贴,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拿钱出来补贴自己的用户,并且比对手还要大手笔。
下过五子棋的人都知道,对方走一步,你堵一步,你就永远处在被动的劣势,无法布局自己的棋局。
创业也一样,两只眼睛都在对手身上,你就看不到自己的产品了。像我的这个朋友,钱和时间都耗在跟对手PK上,哪有心思进行产品的迭代升级?不但课程质量没有提高,教师也没有扩招,学生逐渐流失到竞争对手那儿去,用户数据非常不理想。又因为烧钱去竞争,盈利入不敷出,融来的资金也快见底,创始人迫不得已放弃了这个项目。
彼得蒂尔说过,在竞争市场中,长远来看,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获利。怎么会这么说呢?他是这样论证的。
当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时,争夺的是同一群用户。所以一方有了讨好用户的动作,另一方就会跟进,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于是公司之间变得没有什么差别,产品也会逐渐同质化。这时,公司就都失去了支配市场的能力,产品价格就会变得不理性。
想想这两年的打车市场,不就是这样竞争的吗?
比如滴滴和优步,两边的烧钱大战虽然对用户来说是福利,你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打车都不用自己花钱,但对两个公司来说,这简直是噩梦啊。烧掉的钱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了。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十九世纪的火枪战争,火枪射程近,双方排成方阵,中间隔着一百米,然后互相开枪,看谁最后活下来的人多,其实对双方来说两败俱伤,并没有什么胜利可言。事实上,这种打法现在看上去还有些傻。
那你说两家公司合并就好啦。合并之后呢?价格回归理性,没错,这个市场看上去又有钱可赚了。这时,就会有新公司进来,因为有钱可赚嘛,资本都是逐利的。然后又回到竞争逻辑,重复之前的故事,市场利润又荡然无存。
不信,你看“滴滴出行”的旁边,是不是有个虎视眈眈的“易到打车”在贼心不死呢?
所以从长远来看,就像彼得蒂尔说的,如果你想创造,并且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跟风建立你的企业。也不要只顾着和同类产品竞争,丧失自己产品的特色。企业要解决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由此获得某个领域的垄断地位,这样才能从竞争的生态中解脱出来。
文/Miss菜菜子(简书作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更多创业相关的干货内容,请进行关注我们疯狂BP创业干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