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高大上的投资人总是土豪,资本寒冬,投资人也没有钱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自顾不暇之际,创业者不能产生依赖心理,要过冬,只能依靠自己过冬。
2016年资本寒冬,整个创投圈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撕逼的、倒闭的,还有各种合并潮迎面扑来,让你忘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如此,热闹过了总要散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为了2017年我们能够继续相聚,今天就盘点一下哪些2016年我们值得谨记的教训与经验:
一、 投资机构签了协议要打款 否则撕逼随时有可能发生
2016年为了打款而撕逼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年末发生的空空狐事件。
2016年12月空空狐创始人余小丹通过少女丹公众号发表了名为“ 20天 ” 的文章,诉说自己是如何在患病后20天中被迫卖股票给投资人,被投资人踢出局,以及投资人承诺投资款迟迟未到导致公司资金资金紧张,其中涉及的投资机构有昆仑万维、源码资本等。故事最后的结局是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注资500万,以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其条件是创始人股份无偿转让给昆仑万维。由此,昆仑万维成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的股份减少至近10%。
还有一件事情是2015年3月发生的洪泰基金事件。
2015年3月,星聚科技CEO陈戈在社交媒体上大倒苦水,称洪泰基金跳票,引发了媒体和创投圈的关注。最后,该事情以洪泰基金24小时到账而结束。
无论是余小丹还是洪泰基金事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2016年,所有的资本开始变得谨慎。
二、 抱团取暖:自行车现象:橙黄蓝绿紫
一方面是投资机构谨慎,另一方面则是好项目投资标的减少,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基金一窝蜂的跑向了自行车领域。
投资机构到底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大家自己判断,反正辨别力少了一些。
当然用一句业内人士的冠冕堂皇的话说,毕竟基金的钱总是要投出去的,但在资本寒冬下,大家只能抱团取暖了。
因此我们看到了2016年的自行车现象,而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9家共享单车获得了投资机构的投资。其中mobike 和ofo 无疑是最受青睐的两家,背后都是豪华的投资机构配置。mobike背后站着的是红杉、高领资本、腾讯 。ofo背后是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真格基金等。两家公司分别在一年之内融了4-5轮资金,为补贴战准备弹药。
最后,GPLP君只想说一句,别说为政府排忧解难,中国人需要这么多自行车吗?
三、 资本寒冬太冷,投资人也都没钱了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不要以为高大上的投资人总是土豪,资本寒冬,投资人也没有钱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自顾不暇之际,创业者不能产生依赖心理,要过冬,只能依靠自己过冬。
悄悄的说,据圈内人透露,据说在前20名的母基金当中至少有一半资金没有募集到位。
而且投资机构签了协议不打款也不是故意的,而是他们其实也没有钱,资本寒冬,LP更愿意谨慎。
说白了,投资机构的钱都是LP的,大家都是高级打工者,为了LP而服务。
四、 姜还是老的辣 神奇百货不再神奇 90后创业神话破灭
姜还是老的辣。
随着创业及人生经验的缺乏,90后创业者开始成为创业大军当中最先倒下的一批人,随着90后创业神话的破灭,这让创业瞬间开始冷冻下来。
一句话,江湖不是那么好混的,任何人都不要以为自己是神仙,百毒不侵,仙气逼人,包括GPLP君,也不过是屌丝一枚,万物当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尘埃。
其中,最典型的则是神奇百货,膨胀过度的则是其创始人王凯歆
2016年6月,神奇百货被离职员工爆出公司人去楼空,供应链等两个部门员工被强行辞退等消息,一时引起创业圈和创投圈的热议。
创始人王凯歆今年虽只有18岁,然而手段却非常丰富——财务报表作假、用融资的钱用于个人消费、强行辞退员工、公司商业模式成谜,人家演绎的完美无缺。这个靠着做淘宝二次元卖家“二道贩子”生意起家的垂直电商公司曾经一度估值6000万元,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经纬创投、 真格基金、创新谷。这或许也是2015年资本过于狂热的缩影,而等狂热过后,商业模式困难,资金紧张,之前纷纷为其背书的投资人也在这时恨不得将她与自己撇清关系。
这些资本公司也是真的有钱啊,没有最壕,只有更壕。
五、 人民币基金规模首次超美元基金 中国又一次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不知道是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还是资产配置的需求还是因为人民币富裕阶层增多,风险投资领域2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美元主导的市场开始转变为人民币占主流,之前一直在美元基金为主的机构更多的转型为双币基金。
数据显示,2016年人民币基金新募集基金金额2749.65亿元,占比79.8%,外币基金募集金额为639.89亿元,占比20.2%。人民币基金开始崛起,这一方面是由LP的规模增长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创业者逆向选择的结果。
更多创业相关的干货内容,请进行关注我们疯狂BP创业干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