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传播的“资本寒冬”信号从资本方,逐渐蔓延到了整个创业大环境。融资越来越难,泡沫逐渐破碎,生存的压力逐渐从创业团队CEO的烦恼传递到了创业民工的饭碗。
在过去一年中,一半以上初创公司的寿命没有撑过1年,几乎每个公司都遇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尴尬时刻,赚钱是寒冬里活下来的唯一法则。数以万计的创业公司,也被迫经历了一段以“裁员”为主题的日常生活。不少公司的裁员比例高达50%以上,聚募和很多兄弟公司也不能幸免。
当被迫调整方向,我们无所适从;当市场越来越冷,我们心生绝望;也有很多人,还等不到成长蜕变的那天,就只能草率的作别。告别昔日的伙伴,才懂得“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工作说到底还是为了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当公司无法给予老员工更好的待遇,无法给年轻人描绘出更灿烂的前程,再多的友谊和情怀在这个时候都显得荒诞地可笑。作为创业公司的老板,会遗憾也会惋惜,但又是如此的无能为力: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所谓的转机将会在什么时候来临的时候,又有什么资格要求谁来陪我们坚持?
幸好,创业不是人海战术。如果靠人多钱多就能取胜,那么庞大臃肿的老大哥将永远霸占着他的位置。这是我们的光荣之路,虽然走得有点孤单。
什么叫真正的团队?
麻省理工大学有一个研究组曾邀请了几百名志愿者分组来解决难题。结果显示,那些表现优异的团队,并不只是拥有一两个超高智商的成员,也不是因为成员们整体智商水平最高。反之,获得成功的团队都有三个特点:
第一,他们都有着较高的社交灵敏度和同理心。
第二 ,成功的团队给了每个人同样的时间,这样就没有任何人能成为主导,也没有任何人有机会搭便车。
第三,成功的团队里都有更多的女性员工。
那些团队表现优异的关键,在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成员之间的高度契合和反应灵敏,他们创意才会持续涌动并不断壮大。里面的人不会被某个想法困扰住,也不会浪费精力去钻牛角尖。
强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听起来好像很老生常谈,但在成功的团队里却至关重要,其作用往往胜过个体的智慧。它意味着:我没有必要了解所有事,而是只需要在一群愿意寻求并给予帮助的人之间工作。
硅谷的许多公司都不允许员工在桌上放咖啡杯, 因为他们希望人们能够走到咖啡机前与人交流。在瑞士,甚至还有个与之相关的专有名词叫“fika”, 意思是不仅仅为了歇息的茶水间交流活动。而缅因州的 Idexx 公司更疯狂,他们在公司的园区里修了一个菜园,让所有部门的人能够凑到一起干农活,从而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营状况。
公司创造不出创意,只有人可以。而真正激励人的,是彼此间建立的联系、忠诚和信任。要知道,重要的是砂浆,而不只是砖头。
曾经,我们试过用金钱去激励人们,但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金钱将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接。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让人们互相激励,而非让金钱所控制。
曾经,我们认为领导者应该像救世主那样独自解决复杂的难题,但如今,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领导力”这个词——在我看来,领导力就是有能力去创造一种环境,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集思广益。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最需要的就是一种黑帮文化——对于自己干的这件事情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优越感——星巴克、苹果都有一种内部的宗教氛围,让他的员工从心底里认为我们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体验是举世无双的,我们是被拣选的,你们只是跟随者。他们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内部的黑帮文化,让他的员工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融合感。所以,星巴克的员工没有星期一恐惧症,他只有星期天恐惧症。当休息日要来临,明天不能上班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恐惧。在休息日的时候就盼望着明天快来吧,我要上班。
写作了《从0到1》的彼得·蒂尔在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你的公司有没有黑帮文化。因为这种文化不仅能够对团队造成影响,也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如果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不知道人们为什么成为自己的顾客,也不知道为什么成为自己的员工,哪么又怎会知道,该如何吸引更多新员工以及如何唤起老员工的忠诚?
儒家讲内圣外王,你想要让消费者认同你,必须要让你的整个组织内部的人深刻地认同这个品牌,你才可以有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力。
当初创公司想激发员工的忠诚,创始人会把员工聚集在一个会议室里,滔滔不觉的描述宏伟蓝图、颁布各项规定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默默吐槽。
要影响人类的行为,只有两个办法:要么靠操纵,要么靠感召。典型的操纵手段包括:利用恐惧心理、同侪压力、煽动性的言语;或是承诺日后会履行创新举措。但操纵只有短期效果,无法创造真正的忠诚。如果要激发团队内部的忠诚感,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感召的力量,相比满口嘴炮的创业大佬们,马丁·路德·金是更好的学习榜样。
1963年,25万人从全美各地赶了几个小时的路汇集到华盛顿广场,站在8月的烈日下,听金博士发表那场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但是,多少人是为了金博士而来的呢?
一个也没有。
他们为了自己而来的。因为这是他们的信念。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帮助美国变得更美好。因为他们想要生活在一个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和信念的国度。唤起了他们心中的激情的,正是他们自己。金博士演讲的主题叫做“我有一个梦想”,而不是“我有一个计划”。他宣讲的是终极目的,而不是在美国实现民权的12种做法。
而一个公司的信念不是在创始人的嘴上、也不在公司的文化墙上、更不是员工大会上,而在于创始人的一言一行上、在公司的每一次决策中、在创业公司的日常里。
当我们跟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归属感。身为人类,我们渴望各种情感,并会主动去寻找它。当然,不会所有的员工都认同你的价值观和信念,他们或许会选择离开,但至少他们会尊重你。那些认同你的人,会坚定的留下来。
2016年,李丰强调价值回归,说好人才能赚钱的时代已经到来,2017年信仰回归,精神强者才能真正胜利:当你要战胜别人的时候,没人愿意帮助你。可是,当你立誓战胜你自己的时候,每个人都想帮助你。
文/沈乐杨(简书作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更多创业相关的干货内容,请进行关注我们疯狂BP创业干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