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互联网创业领域与医疗或科技领域不同,是一个“买方市场”——投资人拿着大把钞票,有大量的项目可以选择。早些年机构投资人还未进入大众视野时,早期投资还没有什么系统性可言,简直就像撒胡椒面,这个方向不错,投一点;那个看起来也还可以,也投一点。
如今投资和创业逐渐回归理性,投资人正在形成一定的打法和逻辑;市场红利逐渐丧失的情况下,融资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能力,而非一个概率事件。
回顾这几年,拿了大钱的一些创始团队要么拥有强悍的背景,认知和执行能力很强,要么在某一领域内深耕多年,树立了自己的技术和市场门槛;以及能够高效获取用户,明白传播路径,高效生产内容。这就解释了投资人喜欢的逻辑——团队强大保证方向、行业门槛保证竞争地位和未来财务、获取用户保证了市场运转能力以及对互联网的本质理解。
融资和投资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禀赋效应下,你会觉得你的项目很好,其他人的项目很烂,会产生自己的项目一定会获得融资的错觉,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投资人的手上,他还是拥有一票否决你的权利。正因为投资机构对待投资万里挑一,早期创业企业的融资成功的基础概率很低。但即使这样,融资这件事情还是有它的技术和艺术存在。
所有事情都有一个从0到1的过程,融资的起始,是你应该想清楚,自己在这个时间点,为什么要融资?拿多少钱合适?准备付出怎样的的代价?从什么时间开始融?到什么时间结束?
有些创业者的误区在于,没有想清楚融资的初心——既不知道公司应该需要多少钱,也不知道钱要怎么用。这种人会在投资人的心中打上“投机者”的标签。而如果融资进展顺利,没有时间节点的概念又会陷入到无法决断的自我纠结之中,以高估值为目标,在不断的谈判中,错过了发展的时间点。
接触投资人某种意义上更像一种社交行为,在不同的阶段融资的目的是不同的。
创业初期融资应该以想法落地实施,创业团队组建为核心,融资金额不高于500万;发展期为了促进增长速度为核心,主要为了市场扩展、业务拓张、探索商业模式为主;而成熟期是为了市场地位的稳固、转化竞争对手为主,融资的金额按照不同的目的而定。
我们把融资的流程用社交的模型做个拆解,作为一个创业者要成功融资大致要经历如下的环节:
1、内容:创业者能够用来融资的主体,包括产品、服务、甚至是想法。
其表现形态就是能够说明你商业思路的载体(BP、视频、文字等等,虽然我们见过有用公众号描述自己的商业计划的,但是还是BP更好)。关于BP这块怎么写,我们在之前的十篇专栏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了。核心是要合理、可落地、突出重点、方便阅读。
2、渠道:有了内容之后,渠道就显得重要。
如何把自己的BP高效地交到对你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手上,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融资技巧的体现之一。我们推荐的顺序如下:
1.熟人推荐:
朋友的信任成本是最低的,如果你有朋友在机构里,不妨优先向他们进行基础工作,让他们帮助你约个时间,去见投资人。
2.FA:
财务顾问是帮助创业者集中对接投资人的机构,靠谱的FA核心价值在于了解你,也了解什么样的机构适合你;同时你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融资金额3%-5%的财务顾问费或等值股权。
3.科技媒体报道:
在投资人日常浏览的网站和资讯平台做个曝光,也有一定的触达比率。但由于该方法的使用门槛较低,成本也较低,很多创业者使用,也就稀释了成功率。
4.轰炸式投递:
a.寻找各个投资机构的联系方式
b.或者是去数据公司进行购买公共邮箱,然后进行轰炸式群发,这种方法触达效果更差,投资人对于这种的邮件,一般会选择直接移除。
5.参加会议/活动:
可能可以换个微信、合照一张,但活动太多,投资人根本不记得你是谁,做什么方向。后续联系的时候投资人反而还会问你:“你哪位?”
后面的对象和交易部分涉及到路演、尽调准备,会占据比较大的篇幅,且听Yui下回分解。
创业者会问,那艺术又是什么?
投融资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创始人应该在博弈中寻找最合适自己的机会,融资艺术更多和心态有关,我觉得以下几种心态是重要的:
一、平等:
人们总是同情弱者,但并不一定会喜欢弱者。随着投资机构的不断涌现,投资人将会是一种很普通的职业,其实很多投资人都比较随和,虽然不乏有全程黑脸的(有时候也是一种打压估值的策略,而且有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懂)。知道了这一点,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心理上把投资人请下神坛,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卑不亢,进退有道,就像和朋友聊聊天,如果他不认可你——很简单,你可以接触其他的人。
二、常做极限思考:
创始人应该做的思考不是融资融到之后会怎样,而是如果今天公司账上没有钱,应该怎么办?应该裁掉哪些员工?往哪些方向快速变现?一旦想通了这点,你就明白融资是助力,而如何生存却是绕不开的本质问题。
三、顺风顺水,恰是融资时:
这点是关于时间点的思考,我们认为应该在公司有钱的时候去融资(账上有1-1.5年可用的流动资金),而不是要等到揭不开锅再去融资。资金充裕的时候,能够做的思考较为长远,而资金紧张的时候,很多决策往往都并不合理。
四、不到落袋,请别有虚幻的安全感:
有些创业者就是见了几个投资人,投资人说:“我想参与一下“,就觉得胜利在望,殊不知最后变数太多,要么就是从领投变成跟投,要么就是临时反悔,要么就是资金到账不到位,作为创始人,你永远要让别人来抢夺你(但却不是和不同的机构bargain)而在还没有资金到账之前,永远不要放松警惕。
其他的术与道我们会在今后慢慢跟大家展开讨论。
点击注册疯狂BP,创建投资人想要的商业计划书,开启融资第一步!
本文版权归疯狂BP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疯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