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Gurley(Partner of Benchmark)
迄今20载,Benchmark基金规模才30亿美金,但他们给LP们返还的现金,累计已高达226亿美金,给LP们带来10倍的回报。如果让编者给硅谷VC排个名,那么Benchmark以其20年来的卓越、稳定的业绩,当之无愧是No. 1!
Benchmark的奇葩之处在于:1)Fully equal partnership,其合伙人在投票权和利益上完全平等,但却运作的十分流畅; 2)只有Partner,没有VP、Associate、Analyst,老板居然事必躬亲,合伙人都是干体力活的,天朝的VC们你们脸红不? 3)合伙人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绝不武大郎开店。
作为Benchmark的元老级合伙人,Bill Gurley被广泛誉为顶尖的技术派风险投资家,是资本对开源软件的主要推动者!请程序猿们这里先跪拜一下。Bill是科技界最早洞见2008金融风暴的人之一,他也对当前一级市场的独角兽成群现象深为担忧。话说这位老兄没有光鲜的学历,只有一个特点引人注目----- Bill是个出名的大块头儿,身高2.1米;再牛逼的创业者,见到此君后气焰顿时消了半截儿。Bill投的主要项目包括Uber、Zillow、Nextdoor、Stitch Fix、Vessel、OpenTable、Sailthru、Scale Computing、Brighter、DogVacay、 GrubHub、HackerOne、Linden Lab、LiveOps等一长串儿。
编者曾经和赛富、红杉、IDG的若干朋友探讨过Benchmark的模式,结论是:由于文化和认知上的差异,Benchmark的组织结构目前还不适合中国VC效仿。但是,Benchmark的投资逻辑,却是每个天朝VC都要去不断研究和学习的。
1、“我研究过的成功投资人都认为,宏观经济学对于搞风投的人简直是浪费时间。”
你所研究的体系,其复杂程度和你赌中大钱的能力之间,并没有线性关系。琢磨透单个公司,则要来的简单的多!和Bill一样,我所讲述的每个成功投资人都认为基于宏观经济的预测是徒劳的。
2、“相反,VC行业一直以来却都是纳斯达克的风向标。VC自身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
Howard Marks(Founder of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的理论是:大多数事情是周期性的,VC也不例外。市场兴衰交替是影响VC和其它行业的本质。当市场不好时,如有充足弹药并且努力战斗的风险投资人可以找到非常优质的机会,但是当市场好的时候这种机会很难找到。 “长期贪婪”,通常意味着在别人悲观的时候要加大赌注。
3、“风险投资充满运气”。 Michael Mauboussin是Bill Gurley是的老朋友和前同事,他写了本著作:《能力与运气》。
每个人都应该阅读Mauboussin的著作,一定要读!认同运气在生活中的作用的人,通常更加谦虚,不大会由于傲慢而犯错。
4“如果你不会营销,那么风险投资可能并不适合你。”
如果你认为VC只是坐在公司董事会上制定公司战略那就错了,这只是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你要么是在销售产品和服务,要么是在向意向员工、投资人、董事会成员或者其他人推销公司的未来。
5、“风险投资哪儿是什么本垒打的营生?这分明就是个大满贯的行当!如果你的创意不能产生1亿美元以上的收入,那你最好别拿风投的钱。”
风险投资的项目回报符合长尾效应。投资最重要的,是项目回报的牛逼程度(即回报倍数),而不是你投中了多少个项目。VC的失败率可以比较高,只需投中少数几个大项目,就能保整个基金取得成功。风险投资家就是在寻找的超有价值的投资-----即回报和风险不对称性。 对于一个项目最坏的结果,是血本无归(例如,你投资一个标的,最坏的结果是亏损完本金,但是最好的结果是赚了非常多倍本金)。
6“失败是成功之母,准确的判断力往往来自此类经验。”
巴菲特说,如果你是鱼,没有什么事情比让你去陆地上走一天更糟糕的。事实上,失败是一个伟大的老师。通过解读他人失败和成功学习经验,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强得多。人人都会犯错,只要吃一堑长一智就好。
7、“更多的创业公司死于消化不良,而非饿死”,我们津津乐道史蒂夫·乔布斯和杰克·多尔西同时在经营两家公司的传奇故事,但这不是常态。
企业现金流不足往往是由于业务失去专注,把钱花在非核心业务上。早熟和多动会导致饥饿。有时当一家公司什么都想做时,它最终却什么都做不了。
8、“伟大的公司靠产品去吸引消费者,它们不用花重金去营销。”
亚马逊的CEO Jeff Bezos几乎能说出同样的话 (这并不奇怪,因为Bill Gurley当时作为华尔街分析师,长期研究过亚马逊)。通常全周期价值(LTV)分析方法,最终成为广告花销过度的一个借口。生意的本质无疑是如何低成本获客。
9、“产品售价/收入高的公司,有很深的护城河。”
巴菲特和迈克尔·波特都同意上面观点。如果您的竞争对手生产的竞品在供应量上没有限制,那么他应该降低产品售价至你的成本价。是的,有时候你在广泛采纳意见后打磨出商业模式,但是在你的业务模型完全形成之前,考虑以某种方式产生规模效应是明智的。Bill Gurley还说,拥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公司凤毛麟角。如果公司够幸运地拥有强大规模效应,他们通常会获得超过10倍的利润和收入水平。
10、“用贴现现金流法给初创公司估值很不合理。这不是因为该方法存在什么理论缺陷,而是因为我们没法做准确的输入参数(即没法准确预见未来现金流)数据。因此,这种情形下做DCF估值,纯属胡扯!
依赖电子表格来进行估值的坏毛病,是人们对估值模型中的一系列假设考虑不周的缘故。评估一家企业是否有超额回报的机会,其实没那么简单。
11、“如果竞争对手提供与你相似的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是颠覆式的“免费”模式,只要他能赚点钱维持不死,那你的麻烦就来了。
”数字化产品带来奇特的多边经济效应:这些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任何商业平台如果想解决 “鸡与蛋”问题,一般只可选边站,要么蛋免费,要么鸡免费。在数字世界中醒来,你也许会吃惊发现,任何你曾经维持生计的产品现在都免费了。
12、“如果大家预测都是正确的的,这种正确预测就不会产生超额回报”。
文/名川资本(简书作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更多创业相关的干货内容,请进行关注我们疯狂BP创业干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