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估值丨估值方法丨早期创业
全文共8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投资人如何对创业型公司估值?这是很多初次创业的创业者疑惑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项目天使轮估值就达到数千万人民币,有的却只有几百万人民币?今天我们分享投资人对项目进行估值时常用的3种方法,文章来自疯狂BP小助手Yui在知乎的回答。
严格来说,市面上常用的估值方法有三种: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和协商估值法(也就是拍脑袋估值法)。
1.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只关注企业本身,对创业者的评估比较严谨。
绝对估值是根据企业的数据指标,例如净利润、销售额,通过搭建模型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适合处于PE阶段或成熟期且有数据支持的大型项目。
一般情况下,资深投资人采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估值。很明显,将来1元钱的价值小于现在1元钱的价值,因此现金流量贴现法就是把企业未来特定期间内的预期现金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它考虑到了资金的风险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企业价值的真谛在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只有当企业具备这种能力,它的价值才会被市场认同。
估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企业的估值,CFt为企业在t时刻产生的现金流,r为预期现金流的折现率(即预期收益率)。
因此,绝对估值法是以理想状态下公司未来发展为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不受市场情绪波动的影响。如果投资人问你,未来的1-2年销售额是多少?这就是典型的“绝对估值”方法。
2.相对估值
相对估值是选取市场上类似的公司与目标公司作对比,从而得出创业公司的估值。
有的创业项目可能没有合适的“相对估值”对象,通常是因为该项目处于冷门领域或者是因为其想法具有创新性,后者对投资人的吸引力更大。但是这类的项目经常会被复制,拥有一定的行业壁垒有助于将企业的估值最大化。
相反,如果你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行业内相似的公司很多,那么你就要展示出项目的不同之处,否则难以获得良好的估值。如果投资人问:你和某某公司相比有什么优势?这就是典型的“相对估值”方法。
在相对估值方法里,对于初创公司而言(例如天使轮),此时的产品形态还不完整,没有可靠的数据或者还没有实现收入,通常使用的是可比交易分析。
即挑选与创业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非直接竞争对手,以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比如A公司刚刚获得融资,B公司在业务领域和A公司相同,经营规模上(比如收入)是A公司的两倍,那么投资人对B公司的估值应该是A公司估值的两倍左右。
可比交易法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只是参考同类公司融资、并购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
而对于A轮及以后的企业,产品比较完整,有可靠的数据作为项目评估的依据,通常使用的是可比公司分析。首先要挑选与创业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公司,以它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的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常见的有P/E法(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P/MAU法(价格/月活)。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方法时,如果简单粗暴地用平均乘数乘以利润或其他参数得出结果,就容易忽略企业之间非营运性的区别,其中包括财务杠杆、会计处理、一次性项目、租赁行为、商业产品周期等。
在实际操作中,估值时会根据不同案例选取参考比率,或在分析财务报表时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进行参数调整,可比公司估值的结果往往当作现金流贴现估值的市场检验,对最终的估值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3.协商估值(拍脑袋估值)
在既没有参考对象又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一般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以协商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估值,我们称之为协商估值。尤其是早期的公司估值比较主观,一般是双方可接受范围的交集。
创始人或许认为估值的过程应该是:
(1)计算公司目前的价值;
(2)计算需要的资金;
(3)出让股份的比率=所需资金/(估值+所需资金)。
但真实的估值过程更多是:
(1)创业者说服投资人投资X万美元,第一轮融资X通常介于50-200之间;
(2)投资人要求获得15%-25%的公司股权;
(3)按照出让股份和融资资金得出最终的投后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