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历了市场爆发、用2C的方式做2B,又经历了大客户or小客户等喋喋不休的争论,2017年的企业服务领域,确实到了需要整理思路的时候。
(本文转自公众号:B2B圈)
2017年To B公司的成败密码是什么?2018年该领域又将有怎样的趋势?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可能现在谁都不知道答案,但我们至少可以不断提出问题。
2017年年末,B2B圈推出年终盘点系列文章,将会在未来两周内推出多篇投资人的访谈,以及B2B圈记者的观察与思考,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
此次对真成基金合伙人李剑威的专访,系“2017企服年报”第二篇文章。
真成基金合伙人李剑威,是国内较早专注于企业服务领域投资的投资人,曾经主导和参与了销售易、环信、数云、MikeCRM等明星项目的投资。
李剑威称,今年企业服务领域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是,很多头部公司冒了出来,次序排定之后很难被颠覆。
二是,产品进入深水区。
三是,AI是趋势,没往AI方向走的企业服务公司是有问题的。
今年资本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入,相比去年比少一些。资本的投入有周期,但企业服务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
数据分析、财税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很多数据分析、财税等领域的公司都在今年冒了出来,并且增长很快。一方面是因为是这方面的需求在增长,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用这种产品是未来的趋势,愿意尝试。二是相关一些公司也过了一个拐点。
另外,HR等领域的公司因为已经到达了一定体量,增速没有那么快。但是市场依旧很大,客户需求依旧旺盛。
企业服务市场很大,增长快不快就看产品和市场匹配程度。我们投了一个做数据分析的公司,今年比去年增长3倍多,它厉害的地方在于客户深刻认识到了公司的价值。
三个现象
企业服务领域确实到了一个需要整理发展思路的时候。
我在几个月前,提出了“2017年开启企业服务的下半场”的论断。怎么定义上半场呢?有很多问题大家没有达成共识,用2C方法来做2B,发展很快,但是不注重效率,也不算帐,就是拼命砸钱。这种现象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少了,大家都会算帐,都会讲求效率,都会非常关注产品,关注产品跟客户需求之间的结合点。这个时候,整个企业服务发展是比较理性的。
我们看到的几个现象。
第一,很多头部公司冒了出来。我认为,因为企业服务投入大,研发产品周期长,头部公司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产品也在不断地迭代,次序排定之后很难被颠覆。并且,头部公司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它有更多的资本投入产品,另外一方面它的规模有较大的优势。
但这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美国很多领域都有2-3家做得比较大的公司。
第二,产品进入深水区。浅层的产品大家基本都做,但是接下来重要的是,怎么更深入地挖掘差异化的功能?据我观察到的情况,很多厂商还在投入期。
另外,针对大型客户的产品,怎么跟国外的公司竞争?我们看到有些本土公司正在发力,在研发上有很多的投入。在做一个没做过的领域时,需要找到在国际厂商呆过的高管加入团队。现在,本土公司也在本土化,也在降价,接下来几年和国外厂商的竞争会非常激烈。
第三,AI是趋势,也是力量倍增器,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如果企业服务里没有AI,或者没有往AI方向走,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核心还是怎么将AI应用到场景里去,而不是贴个标签叫AI。比如说HR,能不能用AI预判,通过算法来预判哪个员工有可能早点离职。
两个建议
很多公司很早就开始做、排位相对来说较稳定的领域,比如办公,CRM、HR等,如果创业者现在进入该领域的话就比较困难。如果要进入该领域,就要确保自己有杀手锏,并且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去做。
我建议,创业公司现在可以进入一些未来三年会热、会定格局的领域,并且争取在这三年里做得比较出色。比如,企业IT管理、云安全等领域是不是在中国太早了,如果没人做是有道理的,可能还没有到时间点。
今年扎实做产品的公司有不错的增长,但有些公司发展节奏过快,导致了倒闭或者裁员。比如,一些公司可能从两百人变成两千人,又收缩回来。两千人的团队一个月得花上几千万的成本,从建设团队的角度来讲,也需要时间。而且,扩张太快,容易产品做不到位,效率也跟不上。
发展扩张的节奏,会变成区分创业者行不行的重要标准。
所以,如果以前发展节奏没有做好,或者在产品没有达到要求之前扩张特别快,就得赶紧收缩回来。
最后,我认为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应该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应用解决了什么问题?。
第二,产品到了什么样的复杂程度,应用了什么样的技术,为什么应用了这些技术之后,一些关键指标上面会有比较大的增长?
我相信,如果是被证明有刚需的产品,在业务上指标又跑得比较快,资本市场都会给比较高的估值。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联商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